- 展会概述
- 展会规模
- 展品范围
- 主题专区
- 知名展商
- 参观时间
- 精彩回顾
第十八届国际交通工程、智能交通技术与设施展览会(Intertraffic China 2025)将于2025年4月28至3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
展会由荷兰RAI锐昂展览集团与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以智能交通、交通安全、交通管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停车设备等五个领域为基础的供应链,打造成为共探发展趋势、对话行业热点、透视产业需求的一体化交流服务平台。业主占据绝对重的观众比例,包括但不限于交通管理部门、交警、路政部门、交融投交建公司、交通工程公司、高速公路公司、路政养护公司、集成商、经销商、代理商(新增)以及设计研究院等。
● 30000㎡展示面积
● 15000+专业观众
● 400+参展企业
● 80+国家和地区
● 70+主题演讲
交通安全:
● 交通信号系统
● 交通标志、护栏、照明设施
● 安全路障
● 反光材料、标线材料
● 划线机
● 紧急救援服务系统
● 安全应急装备
● 汽车防盗装置等交通安全用品
停车设备:
● 智能停车设备
● 停车收费控制系统
● 出入口管理及监控系统
● 车辆识别系统
● 自动栅栏、停车库显示及导引系统
● 各类指示灯等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路桥、轻轨、地铁、隧道施工及养护机械、材料
● 检测技术与设备
● 勘测及试验仪器
● 规划和设计支持系统等
交通管理:
● 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
● 智能车辆管理系统
● 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 车载通讯设备
● 高速公路通信、收费、监控系统
● 车辆检验、检测设备
● 酒精检测器
● 测速仪
● 报警系统
智能交通:
● 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
● 智能车辆管理系统
● 车路协同、自动驾驶
● 车载导航、电子地图
● GPS接收系统
1、交能融合设施及技术
交能融合设施及技术专题展区展示新兴绿色和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并对现有交通技术、模式、体系和资源组织利用方式的系统化和创新性重构,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播和实践,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展区包含了如节能减排设备、绿色能源技术、废物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相关展品。
2、慢行交通技术及设备
慢行交通技术及设备专题展区旨在深入了解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的前沿动态,分享最佳实践经验,共同推动慢行交通理念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融合发展,促进互联网租赁两轮车新技术、新模式的互相借鉴,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助力打造更加宜居、宜行的城市环境。 展区包含了如自行车生产设备与技术、骑行道路安全设施、骑行道路建设材料及设备、慢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展品。
3、智慧交通照明
智慧交通照明专题展区将重点展示智慧照明产业的最新技术、设施和管理系统集成。包括如照明设备、电光源产品和LED显示屏、物联网终端和控制设备、防雷设备与技术等相关展品,推动交通照明系统的智能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交通的效率和安全性。
4、智能停车技术及设备
智能停车技术及设备专题展区将重点展示智慧停车产业最新技术、设施、管理系统等,促进智慧交通行业整体升级,从而加快实现交通数字化转型。 展区包含了如智能停车设备及管理系统、车辆识别系统、自动栏杆、停车库显示及导引系统、停车支付解决方案等相关展示品类。
5、公路养护及检测
公路养护亦是保障公路安全、路况完好、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公路养护及检测专题展区将重点展示养护材料及技术、建设养护机械、道路检测设备、路基建设及维修设备、道路应急救援设备等各环节的最新动态,展区包括了筑路机械及零配件、养护、检测技术与设备、筑路材料等相关展品,携手促进产业升级。
6、交通基建及道路安全
交通基建及道路安全专题展区围绕进一步提升智能化监测预警能力要求,通过信息化监测预警手段,降低事件影响和损失,通过科技赋能方式加强监测预警,提升公路防灾抗灾信息化支撑能力。
7、治超技术与系统
治超技术与系统专题展区旨在推动科技治超理念在交通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促进数字化管理、动态称重、算法系统、雷达等新技术、新模式的创新与融合发展,解决超载超限难题,提升道路安全与运输效率,助力打造更加智能、高效的道路运输环境。展区包括车辆检测传感器、重量预测算法、数据处理算法、车速雷达、超载报警系统、高分辨率监控摄像头等相关展品。
8、人工智能技术及创新
人工智能技术及创新专题展区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交通领域的融合应用,促进智慧交通新技术、新模式的互相借鉴,解决城市交通的效率和安全难题,助力打造更加智能、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展区包括智慧交通管理、大数据技术、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KA)、无人驾驶、车路协同等相关展品。
2025年4月28日(周一) 9:00-17:00
2025年4月29日(周二) 9:00-17:00
2025年4月30日(周三) 9:00-14:00